诗词原文
自叹
宋·陆游
局促人间百不如,每看清镜叹头颅。
壮心虽在已垂老,落日依山自踯躅。
万事从今都放下,一身从此任樵苏。
只愁夜雨空阶滴,滴到天明更寂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在这狭隘的人间,我百事不如人,每当对着镜子,都不禁叹息自己日渐衰老的容颜,虽然壮志犹存,但已垂垂老矣,就像那即将落山的太阳,依依不舍地在山边徘徊,从今往后,我要放下世间的一切纷扰,任凭自己像山野中的樵夫和农夫一样生活,只是担心那夜晚的雨滴,空落在台阶上,滴滴答答直到天明,更添我心中的寂寥与愁苦。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陆游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自我慰藉,首句“局促人间百不如”直接点出诗人对自己在人间处境的不满与自卑感;次句“每看清镜叹头颅”则通过照镜子这一日常行为,反映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哀叹,三、四句“壮心虽在已垂老,落日依山自踯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奈,用“落日”比喻自己垂老之年,虽有壮志却难以施展,五、六句“万事从今都放下,一身从此任樵苏”则表达了诗人决定放下一切,回归自然,过一种简单生活的决心,末两句“只愁夜雨空阶滴,滴到天明更寂寥”则以景结情,用夜雨空阶的寂寥景象,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陆游在晚年时期对人生、对自我的深刻反思与感悟,诗中既有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与遗憾,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接受与超脱,诗人以“局促人间百不如”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随后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将内心的情感层层展开,直至末句以景结情,达到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家国变故,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如愿,晚年更是饱受疾病和贫困的折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自我慰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