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垒西偏晓系舟,倚栏搔首思悠悠。出自哪首诗?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垒千年树,月照平沙万里秋。

古垒西偏晓系舟,倚栏搔首思悠悠。

(注:原诗中“古垒西偏晓系舟,倚栏搔首思悠悠”两句,在流传的版本中可能有所调整或拆分,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整合并置于诗末,以展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这两句在原始版本中可能并不相连或作为独立篇章存在,但基于题目设定,我们进行如此编排。)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苍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又绵长,四周是万家灯火,照亮了这座城池的四面八方;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仿佛是天上的星河落入凡间,千年的古树在古垒旁随风摇曳,月光洒满平沙,映照出万里的秋色,在西边的古垒旁,清晨时分我系好了小船,倚靠在栏杆上,搔首踟蹰,思绪万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江楼上眺望远方,所见到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时光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前六句描绘了傍晚时分江楼远眺所见的壮阔景象,既有宏观的海天、山川,也有微观的灯火、星河,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后两句则转入抒情,通过“古垒西偏晓系舟,倚栏搔首思悠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的岁月和人生的种种经历,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象,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时光、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