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出自哪首诗?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鹤山秋景

宋·魏了翁

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

云开天宇如圆镜,风送松声似管弦。

野老村居无俗客,道人林壑有仙缘。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远天。

作者及朝代

作者:魏了翁(1178年-1237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书法家、诗人,他学识渊博,著作丰富,在政治上主张抗金复国,曾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在理学上,他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学说,是南宋后期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创办了鹤山书院,致力于教育事业。

译文

手持酒杯在孤亭中逗留了半日,西岩独自享有鹤山的秋色,云开雾散后天空如圆镜般明亮,风吹动松树的声音如同管弦乐般悦耳,村中的老人居住在这里没有俗客打扰,道人在山林间有着仙人的缘分,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眺望着遥远的天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鹤山秋景中的悠闲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联“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点明了诗人独自在孤亭中饮酒赏秋的情景,以及鹤山西岩独特的秋色,颔联“云开天宇如圆镜,风送松声似管弦”通过描绘云开天晴、松声如乐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美好,颈联“野老村居无俗客,道人林壑有仙缘”则通过描写村居老人的生活状态和道人在山林间的修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远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鹤山的秋日美景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把酒孤亭”、“西岩独擅”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独享的惬意,通过“云开天宇”、“风送松声”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美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写村居生活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魏了翁在游览鹤山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政治上的困境或人生中的困惑,因此他选择了到鹤山游玩,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游览过程中,他被鹤山的秋日美景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鹤山秋景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