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室中独坐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静室掩苍苔,幽居远俗埃。
若比东偏参倚室,此中犹自觉耽耽。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多次不第,他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奇僻苦,注重炼字炼句,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静谧的居室被青苔覆盖,我隐居于此远离尘世的喧嚣。
与东边那间参差的倚室相比,这里更让我觉得自己内心充满警觉与专注。
释义
静室掩苍苔:形容居室幽静,被青苔覆盖,显示出长时间无人打扰的宁静。
幽居远俗埃:指隐居生活远离世俗的尘埃和纷扰。
若比东偏参倚室:这里用“东偏参倚室”作为对比,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房间或情境。
此中犹自觉耽耽:“耽耽”形容注视的样子,这里指自己在这静室中依然保持着警觉和专注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静谧的居室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首句“静室掩苍苔”以景起兴,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冷的氛围,次句“幽居远俗埃”则直接点明隐居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后两句通过对比和自我感受的抒发,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认同和内心的警觉与专注。
贾岛的诗歌以苦吟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他在用词和造句上都非常讲究,力求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如“掩苍苔”、“远俗埃”等词语的运用,既描绘了环境,又传达了情感,他通过对比和内心感受的抒发,使诗歌在简洁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举不第,这使他对仕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他性格孤僻,喜欢独处和沉思,这促使他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的居室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