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明珠暗投
唐·李商隐
蹋泥过我君岂误,拱璧何至求凡目。
明珠暗投空自怜,怀才不遇泪沾衣。
玉盘珍馐难入眼,金樽美酒易成悲。
世间知音本稀少,莫向人前叹式微。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你踏过泥泞来见我,我怎会误解你的诚意?珍贵的拱璧又怎会寻求凡人的赏识?明珠被暗投只能暗自悲怜,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泪水沾湿了衣襟,玉盘上的珍馐美味难以入眼,金樽中的美酒也易勾起悲伤,世间的知音本就稀少,不要在人前哀叹自己的衰落。
释义
首联“蹋泥过我君岂误,拱璧何至求凡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诚来访的感激,并讽刺了世俗之人对珍贵之物的无知与轻视,颔联“明珠暗投空自怜,怀才不遇泪沾衣”则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明珠暗投的悲愤之情,颈联“玉盘珍馐难入眼,金樽美酒易成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尾联“世间知音本稀少,莫向人前叹式微”则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诗人对自我命运的无奈接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才华被埋没的悲愤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无奈,首联和颔联以“拱璧”和“明珠”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世俗眼光的讽刺,颈联则通过“玉盘珍馐”和“金樽美酒”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尾联则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以豁达的态度接受了知音难觅的现实,但又不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内容)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诗人深感怀才不遇、明珠暗投的悲愤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对才华被埋没的悲愤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才埋没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