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足了无徵欠吏,饭香时有乞斋僧。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空山无近远,草木自幽深。

税足了无徵欠吏,饭香时有乞斋僧。

云开日出千峰秀,风定波平万顷澄。

此地堪长住,何须问姓名。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空旷的山林中,无论远近,草木都长得郁郁葱葱,幽深莫测,税收已经缴足,再也没有催税的官吏来打扰;每当饭菜飘香时,偶尔会有前来乞食的僧人,云开日出,千山万峰秀丽如画;风平浪静,万顷湖面清澈如镜,这样的地方真是值得长久居住,又何必去询问姓名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中的宁静生活,首联写山林的幽静深远;颔联通过“税足了无徵欠吏”和“饭香时有乞斋僧”两个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自在与无忧;颈联进一步描绘山林的自然美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中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的幽静、生活的自在以及自然的美景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税足了无徵欠吏”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摒弃,也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饭香时有乞斋僧”一句,则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和禅意,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追求一种宁静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所创作的,通过描绘山林的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摒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和践行,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