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海潮叹》,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海潮叹
清代:查慎行
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
澒洞洪涛无畔岸,喧豗万马骤雷霆。
朝飞暮卷何时定,东逝西流岂得平。
寄语河伯休夸海,海于天下亦虚名。
作者及朝代
作者: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查田,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查慎行是清初诗坛的重要人物,与朱彝尊、陈廷敬等齐名,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清新自然之作,也有豪放激昂之篇,查慎行在文学上造诣颇深,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巨大的海水像天一样高,日日夜夜都在沸腾,九州大地上的人们死亡无数,尸体堆积如山,汹涌的波涛无边无际,万马奔腾般的声音如同雷霆轰鸣,潮水朝飞暮卷,何时才能安定?东流西逝,又怎能求得平衡?我要对河伯说,不要夸耀大海,大海在天下也只是一个虚名而已。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潮的汹涌澎湃和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感慨,诗中“巨浸稽天日沸腾”形容海潮之大、之猛,“九州人死若丘陵”则揭示了海潮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
赏析
这首诗以海潮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海潮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问等手法,表达了对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清代时期,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查慎行可能通过描绘海潮的汹涌澎湃和造成的巨大灾难,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海潮叹》是一首具有深刻寓意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查慎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也可以领略到他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