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唐·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十年淹泊望修门,临水登山几断魂。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俊爽峭健,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感慨历史兴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太平时代里,我闲居无事,觉得那些有才能的人为官作宰不过是徒有其名,我喜欢孤云悠闲自在,也喜欢和尚的清静无为,十年来我四处漂泊,多次想望京城的城门,而临水登山时,又常常为思念京城而黯然伤神。
释义
清时有味是无能:太平时代里,闲居无事,觉得那些有才能的人为官作宰不过是徒有其名。
闲爱孤云静爱僧: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僧侣生活的宁静之美的喜爱。
十年淹泊望修门:十年间,诗人四处漂泊,多次遥望京城(修门,代指京城之门),表达了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奈。
临水登山几断魂:在临水登山之时,诗人因思念京城而多次黯然伤神。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即将离开长安前往吴兴(今浙江湖州)任职时,登上乐游原(今西安市东南)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太平时代里闲居与漂泊的两种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复杂情感,首句“清时有味是无能”以讽刺的口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与不公;次句“闲爱孤云静爱僧”则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侣生活的宁静之美的喜爱,后两句“十年淹泊望修门,临水登山几断魂”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十年来漂泊无定的生活感受,以及对京城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在即将离开长安前往吴兴任职之际,他登上乐游原,望着眼前的山水与远方的京城,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与思念,他写下了这首《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以表达自己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