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杜宇最相知,遗我巢山一段奇。的解释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平生杜宇最相知,遗我巢山一段奇。

松竹阴森白日暮,溪流潺潺碧云移。

幽居自有闲中乐,尘世难逢静里时。

莫道此中无胜事,夜来风露满花枝。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这漫长的一生中,杜宇(杜鹃鸟)是我最相知的朋友,它赠予我这山中居所一段奇妙的景致,松竹茂密,遮蔽了日光,使得白日也显得阴森幽静;溪流潺潺,伴随着碧云的缓缓移动,更添几分山居的清幽,在这幽静的山居中,我自然能体会到闲居的乐趣,而尘世间却难以找到这样宁静的时光,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美好的事情,你看那夜晚的风露滋润下,花枝上满是晶莹的露珠,多么美妙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山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惬意,以及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平生杜宇最相知”以杜鹃鸟为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次句“遗我巢山一段奇”则直接点出山居景致的奇妙,后两句通过描绘松竹、溪流、幽居和夜来风露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松竹、溪流、白云等自然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尘世生活的喧嚣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难得,诗中的“杜宇”意象也富有深意,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时期,他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