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折元非叱驭行,千金空犯垂堂戒。出自哪首诗?

小星67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晚登城北门》,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秋晚登城北门

宋·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九折元非叱驭行,千金空犯垂堂戒。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我登上了北城门头,一阵卷地而来的西风,吹得我满眼都是生愁,远处烽火一点,传来的是报捷的喜讯,成行的大雁,把杜陵秋色带上了神州,山河破碎,令人哀痛不已,只落得愁白了头!安危大事,靠谁筹谋?去倚靠那城楼上的栏杆吧,可我又怎能承受得了那满目的萧瑟呢?我原不是像司马相如那样为求取功名而奔走小吏的人啊,可如今却空自怀着垂堂之戒而不敢为国奔走效力!

释义

首联写诗人拄杖登楼,满目愁情,颔联写远望边地烽火,雁阵南归,引发诗人对故都的思念,颈联写山河破碎,忧心如焚,身世飘零,倚楼难安,尾联写自己不能像司马相如那样为国分忧,空怀垂堂之戒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写诗人登城远望,凭高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山河破碎的哀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壮,语言质朴自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尾联“九折元非叱驭行,千金空犯垂堂戒”用典贴切,寓意深远,既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又暗含了对朝廷苟安求和、不思进取的不满。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但屡遭排挤和打击,这首诗是他在晚年时期,面对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山河破碎的现实,心中充满悲愤和无奈,于是登上城北门楼,远眺边关,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抒发忧国之思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诗作。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