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岭
宋·苏轼
七度逢春一鬓霜,
此身飘忽似云流。
汗沾两握色如菜,
数乘此险私自怪。
老矣安能更出关,
归心日夜忆秦川。
只愁无地著此老,
会看乘风跨海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多次经历春天,如今鬓发已斑白,
我的身世如同流云般飘忽不定。
双手因汗水浸染变得像菜色一般,
多次穿越这险峻的山岭,我自己都感到惊奇。
年岁已老,哪能再出关远行,
归心日夜都向着秦川(故乡)。
只担心没有地方安置我这把老骨头,
但相信总有一天会乘风跨海回到故乡。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岁月流逝、身世飘零的感慨,以及归乡心切的愿望,诗中“汗沾两握色如菜”描绘了作者翻越山岭时的艰辛,“数乘此险私自怪”则表达了他对多次穿越险境的惊讶与无奈。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首句“七度逢春一鬓霜”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引出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此身飘忽似云流”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作者身世的不定和漂泊,中间两句“汗沾两握色如菜,数乘此险私自怪”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翻越山岭的艰辛和无奈,最后两句“老矣安能更出关,归心日夜忆秦川”和“只愁无地著此老,会看乘风跨海还”则表达了作者归乡心切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贬谪期间,翻越山岭时所作,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偏远地区,生活艰辛,身世飘零,在翻越山岭的过程中,他深感岁月的流逝和身世的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愿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苏轼个人的遭遇和情感,也体现了北宋时期文人墨客在政治动荡中的生活状态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