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虽云贪路程,买薪籴米常留行。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客行

唐·杜荀鹤

客中虽云贪路程,买薪籴米常留行。

孤村宿处人烟少,永夜愁时月露清。

蓬鬓转堪怜白尽,柳条无力奈春轻。

前程更与谁期约,唯只今朝有酒情。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大中四年(850)登进士第,但未授官,晚年为宣州节度使田頵从事,因頵叛唐被杀而受累入狱,获释后南游吴越,终无所成,卒于他乡,杜荀鹤的诗反映现实,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清新流畅,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译文

旅途中虽然说是贪恋行程,但为了买柴买米常常停留。

孤村住宿的地方人烟稀少,长夜难眠时愁对清冷月光。

蓬乱的鬓发已经全白,更觉可怜,柳条柔弱无力,难以承受春天的轻盈。

前程渺茫,还能与谁相约?只有今朝有酒,姑且尽情畅饮。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首句“客中虽云贪路程”表达了诗人急于赶路的心情,但“买薪籴米常留行”却揭示了因生活所需而不得不频繁停留的现实,接下来两句通过描绘孤村、人烟稀少、月露清冷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寂与凄凉,颈联以“蓬鬓转堪怜白尽”自怜年老,以“柳条无力奈春轻”喻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前程的迷茫和对现实的逃避,只有今朝有酒,才能暂时忘却烦恼。

赏析

这首诗以旅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与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孤村、人烟稀少、月露清冷等,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心境,诗人还通过自怜年老、无力改变现状等情感的抒发,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游历吴越期间,诗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在旅途中,诗人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更加深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逃避,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