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雨霁秋光老,野气川云净如扫。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8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初秋行圃》,全诗原文如下:

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忽断忽续如有声。

一雨纵横亘四野,平明处处见流萤。

江天雨霁秋光老,野气川云净如扫。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落日看似无情却最有情,催促着万树上的蝉鸣,听起来近在咫尺,却无处寻觅它们的踪迹,声音时断时续,仿佛就在耳边,一场大雨过后,田野间纵横交错,清晨时分处处可见流萤飞舞,雨后的江天晴朗,秋色已深,田野间的气息和河川上的云雾都洁净得如同被扫过一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通过落日、蝉鸣、大雨、流萤等元素,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清新与宁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通过“落日无情最有情”的对比,突出了落日的独特魅力,同时以“遍催万树暮蝉鸣”描绘了蝉鸣的热闹场景,后两句则通过“一雨纵横亘四野”和“江天雨霁秋光老”的描写,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清新与宁静,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初秋时节漫步于田园之间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雨后初晴的清新与宁静,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他挥毫泼墨,将这份感受化作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