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朝不遣参麟笔,寓直空闻上石渠。的解释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直中书省

唐·韦承庆

银台直北金銮东,身近蓬莱第几宫。

万点寒灯人语外,一身清露月华中。

还朝不遣参麟笔,寓直空闻上石渠。

欲问乘槎心事远,只今飘荡海西东。

作者及朝代

韦承庆,唐代诗人,约生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卒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字延休(一作“延嗣”),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正字,后历任监察御史里行、户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韦承庆为人谦让,才名甚高,其诗文在当时颇受赞誉。

作者简介

韦承庆是唐代中期的一位重要文人,他不仅诗文俱佳,还擅长书法,是当时文坛的佼佼者,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在政治上,韦承庆也颇有建树,曾任中书舍人,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因政治斗争而遭贬谪,这些经历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译文

在银台门北边和金銮殿东边的中书省内,我身处蓬莱宫附近的某座宫殿中,万点寒灯在人们的低语中闪烁,我独自沐浴在清冷的月光和露珠之中,回到朝廷后,我未能被派遣参与起草重要的诏书,寓居值班时只能听到别人被召入石渠阁的消息,我想询问乘船远航的心事有多远,如今却只能在这海西东之间飘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书省值夜班的情景,通过描绘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得到重用、才华未展的无奈和感慨,诗中“银台”、“金銮”等词描绘了中书省的庄严和华丽,而“寒灯”、“清露”等词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冷。“还朝不遣参麟笔”和“寓直空闻上石渠”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参与国家大事、才华被埋没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中书省值夜班的情景,通过环境描写和内心独白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诗中既有对中书省庄严华丽的描绘,也有对诗人孤寂清冷心境的刻画,两者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情感,诗人通过“还朝不遣参麟笔”和“寓直空闻上石渠”两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未能得到重用、才华未展的无奈和感慨,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承庆在中书省任职期间,当时,韦承庆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常常在中书省值夜班而未能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这种境遇使得韦承庆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夜直中书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承庆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和多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