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杜牧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寄语长安众年少,妓围不似猎围豪。
何时逐汝去,与虏试相高。
作者及朝代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作者简介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佑曾任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曾任官,杜牧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早年曾游历江南,后入朝为官,历任监察御史、黄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深沉婉约的一面,尤其擅长通过历史题材抒发个人感慨,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寄语长安城里的那些年轻人们啊,你们要知道,那沉迷于妓女身边的欢娱,哪里比得上在猎场上那种豪迈的围猎生活呢?什么时候我能跟随你们一起去,与那些敌人较量一番,看看谁的技艺更高超!
释义
这首诗是杜牧《少年行》组诗中的第四首,通过寄语长安的少年们,表达了诗人对少年们沉迷于享乐生活的担忧,并鼓励他们应该追求更加豪迈、有价值的生活,如猎场上的围猎,甚至为国效力,与敌人较量。
赏析
这首诗以“寄语长安众年少”开篇,直接点出主题,即向长安城的少年们发出寄语,接着用“妓围不似猎围豪”进行对比,将沉迷于妓女身边的欢娱与猎场上的豪迈生活进行对比,突出了猎围的豪迈与有价值,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希望少年们能够摆脱低俗的生活,追求更加高尚、有价值的人生。
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对比鲜明,寓意深刻,通过对比和寄语的方式,既表达了诗人对少年们的担忧和期望,又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深感国家危亡,对少年们沉迷于享乐生活感到担忧,他创作了《少年行》组诗,以寄语的方式,鼓励少年们应该追求更加豪迈、有价值的生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通过对比和寄语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少年们的期望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