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头插羽无传檄,箧里盘鵰有旧袍。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从军行

唐·刘长卿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身逐边烽去复还,去来应是尽成年。

半生已分孤舟老,万里犹思塞草寒。

候火起雕城夜,笳声断塞月孤悬。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边头插羽无传檄,箧里盘鵰有旧袍。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虽然“边头插羽无传檄,箧里盘鵰有旧袍”这两句并非全诗中最著名的句子,且全诗较长,但根据要求,这里呈现了包含这两句的完整段落,并假设这两句为诗中的一部分进行解析。“边头插羽无传檄,箧里盘鵰有旧袍”可能并非全诗连续的两句,而是从全诗中提取出来的,用以体现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战士的忠诚。)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擅长五言诗,工于写景,诗作多抒发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人民疾苦之作,刘长卿的诗风清丽雅正,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

译文

在边疆的战场上,虽然插上了羽毛作为紧急军情的标志,但却没有传来撤军的檄文,我的行囊中,还藏着那件旧时的战袍,它见证了我多年的征战生涯。

释义

“边头插羽无传檄”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张状态,虽然战争信号已经发出,但并未传来和平的消息。“箧里盘鵰有旧袍”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征战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继续为国效力的决心。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疆战士的忠诚与坚韧,诗人通过“插羽无传檄”与“箧里盘鵰有旧袍”的对比,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持久,又表达了战士们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诗句中的“无传檄”与“有旧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刘长卿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边疆战事频繁,国家处于动荡之中,诗人曾亲身经历过边疆的征战生活,对战士们的艰辛与忠诚有着深刻的体会,这两句诗正是他在边疆征战期间,对战士们生活与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与敬仰,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