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隅弃置空三叹,露下萤飞奈此秋。的解释

风云9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墙隅弃置空三叹,露下萤飞奈此秋”,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有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夕有怀

唐·杜牧

前山微雨过,秋气入庭芜。

墙隅弃置空三叹,露下萤飞奈此秋。

独坐思千里,宵长昼苦短。

寒灯挑尽未成眠,对此芳心自断魂。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译文

前山刚刚下过微雨,秋天的气息已经悄悄侵入庭院中的杂草,墙角边被遗弃的物品只能空自叹息,夜晚露水降下,萤火虫飞舞,无奈这秋天的凄凉,我独自坐着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觉得夜晚漫长而白天短暂,寒夜里的灯芯已经挑尽,我仍然无法入睡,面对这秋夜的景象,我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思念。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无奈,前两句写秋夜的景色,微雨过后,秋气侵入,墙角的物品被遗弃,只能空自叹息,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觉得夜晚漫长而白天短暂,无法入睡,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无奈,诗中“墙隅弃置空三叹”一句,以被遗弃的物品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叹息,而“露下萤飞奈此秋”一句,则以秋夜的景象烘托出诗人的凄凉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自己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思念和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诗人的时代感。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