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旧
朝代:清代
作者:李颀云
久别名山凭梦到,每思旧友取书看。
云深路远情难寄,月冷窗寒夜未眠。
往事如烟随境去,故人何处觅尘缘。
空余回忆长相伴,独坐孤灯听雨喧。
作者简介
李颀云,清代文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文著称,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虽非当时文坛大家,但其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译文
长久离别名山,只能凭借梦境到达;每当思念旧友,便取出书信阅读,山路遥远,云雾缭绕,情感难以传递;月光清冷,窗户寒冷,夜晚难以入眠,往事如同烟雾,随着境遇变迁而消散;故人如今身在何方,难以寻觅尘世的缘分,只剩下回忆与我长相伴,独自坐在孤灯下,聆听雨声喧嚣。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山旧友的深深怀念,首联通过“久别”与“凭梦到”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名山的向往和对旧友的思念;颔联则通过“云深路远”和“月冷窗寒”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颈联“往事如烟”和“故人何处”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无奈和对故人的追寻;尾联则以“空余回忆”和“独坐孤灯听雨喧”作结,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旧时光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内心的思念和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久别名山凭梦到”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向往,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每思旧友取书看”一句,则通过简单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旧友的深深怀念,诗人还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如“云深路远”、“月冷窗寒”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诗人可能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离别和漂泊后,内心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念,在这种情感驱使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名山旧友的深深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