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子规》,全诗原文如下:
宣城见杜鹃花/子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虽流落夜郎天,遇酒能狂似少年。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柳絮落尽、子规啼鸣的时节,我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虽然被流放到了夜郎以西,但遇到美酒仍能像少年时那样狂放不羁。
释义
“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杨花飘落,子规(杜鹃鸟)啼叫,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诗人得知友人被贬的消息,并指出友人要经过的五条溪流,暗示了贬谪之地的偏远。“我虽流落夜郎天”表达了诗人自己也被流放的境遇,“遇酒能狂似少年”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不羁。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引出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关切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虽遭贬谪但仍不失豪放本色的情怀,诗中“遇酒能狂似少年”一句,更是将诗人的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他面对人生逆境时的乐观与坚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宣城(今安徽宣城)时所作,当时,他的好友王昌龄因事被贬为龙标尉(今湖南黔阳县),李白得知后,深感同情与关切,便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慰藉,李白自己也曾有过多次被贬的经历,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与反思,在诗中,李白以“我虽流落夜郎天,遇酒能狂似少年”的豪言壮语,表达了自己面对人生逆境时的豁达与不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