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薄何堪试冯翊,恩深犹许对延和。全诗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徐坚

荒裔一戎将,灵旗色正纁。

才薄何堪试冯翊,恩深犹许对延和。

春光摇柳色,日影泛桃波。

此去应多胜,无令负蹉跎。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坚(约660年-727年),字元固,浙江长兴人,唐代文学家、史学家,曾任太子文学、集贤院学士等职,参与修撰《三教珠英》、《初学记》等大型类书,对唐代文化事业有重要贡献。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坚学识渊博,擅长文学与史学,是唐代著名的学者型官员,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涉及历史典故与人文情怀,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在唐代的文化繁荣中,徐坚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文采,成为了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边疆有一位将领,手持着色彩鲜明的军旗,我才能浅薄怎敢担当冯翊的重任,但皇恩浩荡仍允许我在延和殿上应对,春天的阳光摇曳着柳枝的色彩,日光映照在桃花盛开的水面上,此次出行定会有许多胜景,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而无所作为。

释义

诗中“才薄何堪试冯翊,恩深犹许对延和”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自谦以及对皇帝深厚恩泽的感激,冯翊,古地名,此处借指重要的官职或任务;延和,唐代宫殿名,常作为皇帝接见群臣的场所,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虽感才疏学浅,但蒙受皇恩,得以在朝廷中任职的荣幸与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和之作,即回应皇帝或上级的诗文而作,诗中通过描绘边疆将领的出征场景,以及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谦和对皇恩的感激,展现了唐代士人既谦逊又忠诚的品格,诗中的自然风光描写,如“春光摇柳色,日影泛桃波”,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寓含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张说巡边有关,张说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因军事需要被派往边疆巡视,徐坚作为朝廷官员,以此诗应和皇帝对张说巡边的重视与期望,诗中既表达了对张说巡边的支持与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责任感,通过自谦与感激的表达,也展现了唐代士人忠诚谦逊的品格与对皇权的敬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