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短棹乐沧波,强著朝衫弃钓蓑。的释义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隐

宋·陆游

十年短棹乐沧波,强著朝衫弃钓蓑。

梦断故山云水处,心随明月到渔蓑。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陆游并未写过此标题及内容的诗,但风格贴近其晚年归隐思想。)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十年来,我驾着小舟在碧波上享受着悠闲的乐趣,如今却勉强穿上朝服,舍弃了心爱的钓竿和蓑衣,梦中时常回到那云雾缭绕、山水相依的故乡,我的心也随着明月飞向了渔夫的蓑衣,向往着归隐的生活。

释义

“十年短棹乐沧波”描述了诗人过去十年间在江湖上自由飘荡、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强著朝衫弃钓蓑”则表达了诗人被迫放弃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穿上官服步入仕途的无奈与不情愿。“梦断故山云水处,心随明月到渔蓑”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深切向往,即使身在朝堂,心却早已飞回了那片宁静的山水之间。

赏析

此诗以“归隐”为主题,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前两句“十年短棹乐沧波,强著朝衫弃钓蓑”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怀念和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后两句“梦断故山云水处,心随明月到渔蓑”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无限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陆游晚年归隐思想的深刻内涵。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模拟之作,但若将其置于陆游的生平背景中,可以想象,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他深感报国无门,对官场生活愈发厌倦,转而向往归隐山林、与自然为伴的生活,这首诗可以看作是陆游晚年归隐思想的一种艺术表达,反映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