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湖上夜归
宋·欧阳修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兴尽却寻湖上路,
醉看月堕斗杓倾,到家更漏尽,
灯与人俱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我饮酒从不满杯,喝到半酣时滋味最长,坐着竹轿在湖上漫游后归来,游兴未尽,又去寻找湖上的小路,醉眼朦胧地看着月亮落入北斗星斗柄倾斜之处,到家时夜漏已尽,灯火与人都已清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湖上夜归的情景,通过“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表达了他对饮酒的节制与享受,而“兴尽却寻湖上路,醉看月堕斗杓倾”则展现了诗人游兴未尽,醉眼朦胧中欣赏自然美景的闲适心境,最后两句“到家更漏尽,灯与人俱醒”则透露出诗人归家后的宁静与清醒。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湖上夜归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饮不尽器”与“半酣尤味长”的对比,表达了对饮酒的独到见解,既不过度贪杯,又能享受其中的乐趣,而“兴尽却寻湖上路,醉看月堕斗杓倾”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游兴与醉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两句则以归家后的宁静与清醒作为结尾,使整首诗在闲适与宁静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晚年时期所作,反映了他晚年生活的闲适与宁静,欧阳修一生仕途坎坷,但晚年时他得以辞官归隐,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湖上夜归情景的描绘与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闲适生活的珍惜与享受,也体现了欧阳修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深厚底蕴与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