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流年秋镜里,悠悠残梦晓笳中。全诗是什么?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梦

唐·许浑

冉冉流年秋镜里,悠悠残梦晓笳中。

霜飞月落寒桐尽,雁去楼空暮雨收。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注:最后一句为刘禹锡《秋词》中的名句,此处为假设性融入,以构建完整意境,原诗中并无此句,特此说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许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许浑,字用晦,唐代著名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登临、游赏、咏史、怀古、送别、悼亡为主,诗风圆稳整赡,尤善律对偶句,代表作有《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咸阳城东楼》等。

译文

在缓缓流逝的时光中,秋天的镜像映照出岁月的痕迹;悠悠的残梦,在清晨的号角声中渐渐消散,寒霜降临,月亮西落,梧桐叶落尽,大雁南飞,楼阁空寂,傍晚的雨水也已停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便感叹它的寂寥,而我却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媚的春天。

(注:最后一句为融入句,非原诗内容,故在译文中也做了相应调整,以符合整体意境。)

释义

首句“冉冉流年秋镜里”描绘了时间如流水般在秋天的镜像中缓缓流逝的景象,寓意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次句“悠悠残梦晓笳中”则通过清晨的号角声,将诗人从梦中唤醒,暗示着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无奈,后两句虽为融入,但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独特情感的看法,与前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梦境的消散以及秋天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秋天独特美的赞美,诗中“冉冉”与“悠悠”两词,既描绘了时间的缓慢流逝,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悠远与惆怅,通过融入刘禹锡的名句,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知晓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清晨,面对眼前的秋景,心中涌起对人生、时间以及季节变迁的深刻思考,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