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韩偓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白首归来更何恨,十年烂醉石帆秋。
今朝有客相寻访,水远山长路欲迷。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梦魂犹在故园西。
(注:原诗中“白首归来更何恨,十年烂醉石帆秋”并非全诗的全部内容,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以这两句为核心,构建了一个简化的版本,并假设它们出自韩偓的某首作品中,实际上这两句可能并非直接相连或出自同一首诗,但韩偓的诗歌风格与这两句的意境相符,故以此为例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偓,晚唐五代时期诗人、词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幼聪颖,文思敏捷,十岁便能即席赋诗,历仕唐昭宗、唐哀帝,曾任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后随昭宗迁往凤翔,依附节度使李茂贞,李茂贞兵败后,韩偓流落江湖,晚年寓居福建泉州南安县,其诗作多抒发个人身世之感,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针对“白首归来更何恨,十年烂醉石帆秋”两句)
白发苍苍归来时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十年来在石帆山下烂醉如泥,度过了无数个秋天。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淡然态度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白首归来,意味着经历了漫长的人生旅程,归来时心中已无太多遗憾,因为人生种种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十年烂醉石帆秋,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某个地方(石帆山)度过了十年的放浪形骸、醉生梦死的生活,这里的“烂醉”不仅指身体上的醉,也暗含了精神上的超脱与放纵。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过往的豁达态度,白首归来,是对人生经历的总结与反思,更何恨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释怀与接受,十年烂醉石帆秋,则以一种近乎自嘲的方式,描绘了诗人曾经的放纵与不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留恋,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人生的淡然,又有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韩偓的某一具体作品,但结合韩偓的生平经历,可以推测这样的诗句可能源于他晚年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总结,韩偓一生历经坎坷,从仕途显赫到流落江湖,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这两句诗可以视为韩偓晚年心境的一种写照,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淡然接受和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