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鼍出没蛟鳄横,浪花遮尽君山青。全诗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鼋鼍出没蛟鳄横,浪花遮尽君山青”,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群玉的《洞庭风雨二首·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洞庭风雨二首·其二

唐·李群玉

鼋鼍出没蛟鳄横,浪花遮尽君山青。

暝色已愁新北客,夕阳不见古南亭。

寒沙空雁迹,衰草遍人汀。

何处吊湘水,凄凉落帝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才横溢,尤工五言,风格清丽婉约,与杜牧、许浑齐名,著有《李群玉集》三卷传世。

译文

鼋鼍(大鳖和鳄鱼)在水中出没,蛟鳄横行霸道,巨大的浪花几乎遮住了君山的青翠,傍晚的暮色已经让新来的北方客人感到忧愁,而夕阳下却看不见古老的南亭,寒冷的沙滩上空留着大雁的足迹,衰败的草丛遍布着人们停驻的汀洲,在哪里可以凭吊湘水呢?只见凄凉的景象笼罩着帝王的星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在风雨交加时的壮阔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愁绪和对历史的感慨,首联通过“鼋鼍出没蛟鳄横”和“浪花遮尽君山青”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洞庭湖的险恶与壮丽,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暝色”、“新北客”、“夕阳”、“古南亭”、“寒沙”、“衰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愁绪和对过往历史的怀念,尾联则进一步升华主题,以“何处吊湘水,凄凉落帝星”两句,寄托了诗人对湘水流域历史文化的凭吊和对帝王兴衰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洞庭湖的风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敬畏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诗中既有对洞庭湖壮阔景象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人通过巧妙的意象选择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紧密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游历洞庭湖时的所见所感有关,洞庭湖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湖泊之一,不仅自然风光壮丽,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诗人在游历过程中,被洞庭湖的壮阔景象所震撼,同时也对这里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风雨交加的时刻,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哲思的诗篇。

《洞庭风雨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佳作,通过描绘洞庭湖的风雨景象和诗人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认识与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