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行
唐·钱起
帆樯才放已隐隐,云气乱入何冥冥。
波上渔人争唱满,归来喜入芦花径。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考功郎中,世称钱考功,钱起诗风清丽雅秀,尤善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与郎士元齐名,并称“钱郎”,又与刘长卿并称“钱刘”,与韩翃、司空曙、苗发并称“大历十才子”,有《钱考功集》传世。
译文
帆樯刚刚放下就已经隐隐约约看不见了,云气纷乱地涌入,显得多么幽深莫测,江波上的渔人们争相唱着满载而归的歌谣,高兴地驶入了芦花丛生的水中小路。
释义
帆樯才放已隐隐:帆樯(船只的帆和桅杆)刚刚放下,就已经在视线中变得模糊不清。
云气乱入何冥冥:云气纷乱地涌入天空,显得幽深而难以捉摸。
波上渔人争唱满:江面上的渔人们争相唱着满载而归的歌曲。
归来喜入芦花径:高兴地驶入了芦花丛生的水中小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上行舟所见之景,以及渔人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首句“帆樯才放已隐隐”以帆樯的隐约可见,暗示了船只的远去和视线的模糊,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次句“云气乱入何冥冥”则以云气的纷乱和幽深,进一步渲染了江面的神秘和变幻莫测,后两句“波上渔人争唱满,归来喜入芦花径”则通过渔人的歌声和归途的喜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钱起游历江湖或任职期间,唐代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钱起也不例外,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将其融入诗歌之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正是他在江上行舟时,看到渔人满载而归的情景,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江面的景色和渔人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