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泰山六首·其三
唐·李白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一歆辄万籁。
汉武英雄今何在?
不在茂陵蒿莱中。
空余昔时陵寝处,
树木苍苍行人悲。
四海沉寂百灵眠,
惟有清光依旧在。
轩皇张乐虽已矣,
此地至今朝百灵。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奔放、意境奇妙,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社会的独特见解,李白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玉女四五位,飘飘然从九天之外降临。
她们含笑伸出洁白的手,赠给我流霞美酒。
我恭敬地叩拜再拜,一饮而尽,耳边仿佛响起了万籁之音。
汉武帝的英雄气概如今何在?
不在那茂陵的荒草之中。
只留下昔日的陵墓,
树木苍翠,行人感到悲伤。
四海沉寂,百灵沉睡,
只有清光依旧照耀。
轩辕黄帝奏乐虽已停止,
但此地至今仍然朝拜着百灵。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玉女降临、汉武帝陵墓等场景,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轩皇张乐虽已矣,此地至今朝百灵”一句,意为轩辕黄帝奏乐虽已停止,但泰山之地仍然吸引着众多神灵前来朝拜,体现了泰山的神圣地位和人们对它的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游泰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泰山的神秘与壮丽,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将泰山与轩辕黄帝、汉武帝等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赋予了泰山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李白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游历泰山期间,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竞相登临的胜地,李白在游历泰山时,被其雄伟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同时也对泰山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创作了这首《游泰山六首》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其中第三首特别强调了泰山的神圣地位和人们对它的敬仰,体现了李白对泰山的深厚感情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