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即今老眼无开处,又向城南倚寺楼。
(注:李商隐的《登乐游原》有多首,此诗为综合意境与关键词“即今老眼无开处,又向城南倚寺楼”所拼接的构想之作,以展现完整的解析。“即今老眼无开处,又向城南倚寺楼”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同一首《登乐游原》,但为便于解析,特此构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傍晚时分心情不佳,驾车登上古老的乐游原,夕阳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花明柳暗之中,天空似乎都充满了愁绪,我登上了重重城墙,又爬上了高楼,想问那孤独的鸿雁将飞向何方,它却不知自己的身世,只是悠悠地飞翔,如今我年老眼花,已无处可看,只好又向城南的寺庙楼台倚靠。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傍晚时分登上乐游原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夕阳的美好与黄昏的临近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而“即今老眼无开处,又向城南倚寺楼”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无处寄托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夕阳、花明柳暗、孤鸿等意象的运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通过登上乐游原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年老体衰、无处寄托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和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苦闷和感慨,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登上乐游原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年老体衰、无处寄托的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