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洛阳陌
唐·王建
琼林御苑接龙楼,
王室东迁岁月赊。
两京漠漠暗胡沙,
风雨空宫春日斜。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当时颇有名气,著有《王司马集》。
译文
琼林御苑与龙楼相接,王室东迁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长安与洛阳两座京城,如今都笼罩在茫茫的胡沙之中,显得昏暗无光,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风雨交加,空无一人,只有春日的斜阳默默照耀。
释义
琼林御苑:指皇家的园林,形容其美丽如琼林。
龙楼:指皇宫,因皇帝为真龙天子,故其居所称为龙楼。
王室东迁:指唐朝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收复长安,但唐朝中央政权从此逐渐东移至洛阳。
两京:指长安和洛阳,唐朝的两座都城。
漠漠暗胡沙:形容战乱后两京的荒凉景象,胡沙暗指外族入侵带来的战乱。
赏析
这首诗以洛阳为背景,通过描绘琼林御苑与龙楼的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反映了唐朝王室东迁后的沧桑巨变,诗中“王室东迁岁月赊”一句,既点明了历史背景,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两京漠漠暗胡沙”则直接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深深感慨,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中后期,当时唐朝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央政权逐渐衰弱,地方割据势力崛起,王建作为一位关注国家命运的诗人,通过描绘洛阳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深深忧虑和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在唐朝中后期,许多诗人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历史的反思,王建的这首诗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