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有怀》,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夕有怀
唐·杜牧
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
风高月黑夜飞霜,征客思归愁断肠。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脍炙人口。
译文:
在柳树的阴影下,夜晚停放着成千上万的战马;在沙滩上,士兵们露天宿营,连绵不绝,风高月黑,夜晚降下了寒霜,远行的征客思念家乡,愁绪断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军营中的景象,通过战马和士兵的描写,展现了军队的庞大和战争的艰辛,通过“风高月黑”和“征客思归”的描绘,表达了征客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夜晚军营的景象,前两句“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军队的庞大和战争的紧张氛围,后两句“风高月黑夜飞霜,征客思归愁断肠”则通过环境的渲染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征客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愁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对战争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秋夜,看到军营中的景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表达征客思乡之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