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万卷纵横忘岁月,百年行止村乾坤。
疏帘清晓风摇竹,小阁幽窗月照人。
野老村夫相笑语,牧童樵子共朝暾。
此中真意谁能解,且向樽前醉几分。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万卷书籍翻阅间,岁月悄然流逝;百年的生活轨迹,都在这村落的天地间,清晨,稀疏的帘幕随风摇曳,竹影婆娑;小阁的幽窗下,月光静静地照耀着人,村里的老人和农夫相互谈笑,牧童和樵夫一同迎接清晨的阳光,这其中的真正意味谁能理解呢?姑且让我在酒杯前沉醉几分吧。
释义
首联“万卷纵横忘岁月,百年行止村乾坤”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书海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他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在这小小的村落中包含了人生的全部意义,颔联和颈联则描绘了诗人村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村民之间的淳朴情谊,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村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首联“万卷纵横忘岁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超脱的心境,而“百年行止村乾坤”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尾联则以一种略带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无奈和对真意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郑板桥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村居期间,面对宁静的乡村景色和淳朴的村民,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郑板桥在仕途失意后,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