蹔留已媿黔吾突,久住空令缁客衣。出自哪首诗?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宋·释文珦

岩居虽褊小,足以蔽风霜。

蹔留已媿黔吾突,久住空令缁客衣。

野老时相过,僧邻日共归。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鞿。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文珦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文珦,字潜山,自号无文道人、山林外史,于南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前后在世,俗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七岁即能赋诗,年长,游大学,无所遇合,后出家为僧,居杭州西湖智果寺,释文珦为诗,精思奥旨,愈出愈奇,得前人所未有,有《潜山集》十一卷、《续集》十卷,今编为《潜山集》十六卷。

译文

岩壁间的居所虽然狭小,但足以遮蔽风霜。

短暂停留已觉愧对熏黑了的烟囱(指生活所需),长久居住只会让客人的衣裳沾满尘埃(指世俗的牵绊)。

乡野的老人时常来访,邻近的僧人每日共归。

这里的真意趣,何必去询问尘世的羁绊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赏析

首联“岩居虽褊小,足以蔽风霜”直接点出岩居的简陋与实用,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颔联“蹔留已媿黔吾突,久住空令缁客衣”通过对比短暂停留与长久居住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享受其简朴与宁静,另一方面又担心长久居住会让自己沾染世俗的尘埃,颈联“野老时相过,僧邻日共归”描绘了诗人与乡野老人和邻近僧人的交往,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和谐与宁静,尾联“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羁绊的超脱。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选择隐居山林,既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也是对内心宁静与自由的追求,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我心境的抒发与表达,通过描绘岩居的简陋、与乡野老人和邻近僧人的交往以及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态度,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