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说梅犹止渴,真闻舂米固忘饥。的释义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苦饿天公笑,妄想说梅犹止渴;

妄想说梅犹止渴,真闻舂米固忘饥。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大雨过后,溪水漫过了堤岸变得平坦,我悠闲地看着村里的儿童在傍晚的晴天里嬉戏,他们骑着竹马跌跌撞撞地冲进烂泥里,风筝在狂风中呼啸着升空,虽然冬天严寒饥饿,但孩子们却天真地想象着吃梅子可以解渴;而真正听到舂米的声音时,他们便忘记了饥饿,林外的斑鸠在春雨停歇后欢快地鸣叫,屋顶上初升的太阳照耀着繁盛的杏花。

释义

本诗描绘了雨后村童嬉戏的场景,通过“竹马”、“纸鸢”等意象展现了孩子们的纯真与快乐。“妄想说梅犹止渴,真闻舂米固忘饥”两句,既是对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即使面对困境,人们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生存的力量。

赏析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坚韧与乐观,在艰苦的环境中,孩子们用“说梅止渴”的幻想来安慰自己,而当真正听到舂米的声音时,他们便暂时忘记了饥饿,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人类精神的伟大,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通过对村童嬉戏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的乐观和坚韧,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