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九十穷弥甚,旅舍灯前自绽衣。出自哪首诗?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旅者

唐·韦庄

行年九十穷弥甚,旅舍灯前自绽衣。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何处是吾归?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传世。

译文

年已九十,穷困却更加深重,在这旅舍的昏黄灯光下,我自己动手缝补着衣裳,满头白发,归乡无望,这茫茫青山之中,哪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呢?

释义

行年九十穷弥甚:指诗人(或诗中人物)已至九十高龄,但贫穷却更加严重。

旅舍灯前自绽衣:在旅店的灯光下,自己动手缝补衣服,形容生活困苦,无人照料。

白发满头归未得:头发已经全白,却仍然无法回到故乡。

青山何处是吾归:面对茫茫青山,不知何处是自己的归所,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极其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年迈旅人的凄凉境遇,首句“行年九十穷弥甚”直接点出诗人的高龄与贫困,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次句“旅舍灯前自绽衣”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生活状态,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后两句“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何处是吾归”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韦庄此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晚唐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诗人通过自身的遭遇,也表达了对时代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一生经历了许多战乱和流离失所,对底层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目睹或亲身经历了某位年迈旅人的凄凉境遇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这位旅人的同情和关怀,也寄托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