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贫士吟
宋·陆游
久困厌从人乞贷,力耕频遇岁凶饥。
敝衣空箪愁将绝,病骨嶙峋瘦似柴。
野老村居无别业,书生家世本寒微。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归。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长久以来困顿不堪,厌倦了向他人乞求借贷的日子,辛勤耕作却屡屡遭遇凶年饥荒,穿着破旧的衣服,空着肚子,忧愁得几乎要绝望,病弱的身体瘦得像柴火一样,作为一个乡野老人,居住在村子里没有其他的产业,作为书生,家世本就贫寒卑微,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只愿在月光下,沿着松风小径自在地归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作为一位贫寒士人的艰难生活,首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因贫困而长期向人借贷的厌倦,以及尽管努力耕作却常遇灾荒的无奈,颔联通过“敝衣空箪”和“病骨嶙峋”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生活的困苦和身体的虚弱,颈联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出身贫寒,没有显赫的家世和财富,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安宁。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贫寒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诗中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如“乞贷”、“力耕”、“敝衣空箪”等,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贫困而坚韧的士人形象,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田园的渴望,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本人虽然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贫寒士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艰难和无奈,以及他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