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倦枕晨炊熟,昌谷空囊晚醉归。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落魄吟

唐·李贺

邯郸倦枕晨炊熟,昌谷空囊晚醉归。

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但因家道中落,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李贺的诗风奇特,想象丰富,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喻今,被誉为“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邯郸的客栈里,我疲倦地枕着枕头,早晨的炊烟已经升起,饭菜已熟;而昌谷的家中,我的钱袋空空如也,晚上只能带着醉意归来,若问起我的生涯,不过是一场梦罢了,除了在这梦里,又有谁知道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邯郸和昌谷两地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仕途坎坷的感慨,邯郸倦枕,暗示了诗人旅途的疲惫;昌谷空囊,则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贫困,晨炊熟与晚醉归,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漂泊生活,而“若问生涯原是梦”一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落魄的生活状态,情感深沉而含蓄,邯郸和昌谷,作为诗人生活的两个重要地点,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邯郸倦枕,不仅是对旅途疲惫的直接描写,也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厌倦;昌谷空囊,则是对诗人经济困顿的生动写照,而“晨炊熟”与“晚醉归”的对比,更是将诗人日复一日的漂泊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若问生涯原是梦”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仕途坎坷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以梦喻人生,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而“除梦里,没人知”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贺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背景下创作的,李贺一生才华横溢,却因家道中落、仕途坎坷而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曾在多地漂泊,生活极为贫困,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人生无常、仕途坎坷的深刻感悟和无奈感慨的集中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贺内心的孤独、无助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能体会到他作为一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