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灯照影始知瘦,薄酒作酲方觉衰。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寒灯照影始知瘦,薄酒作酲方觉衰。

病里逢春辜胜赏,愁边得岁负清时。

江山自古多奇丽,风月何曾异昔时。

惆怅东阑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寒夜里的孤灯映照出身影,才察觉到自己已经消瘦;浅酌薄酒醒来后,方才感觉到身体的衰老,病中遇到春天,却辜负了这美好的景致;愁绪满怀中度过一年,又辜负了这清明的时节,江山自古以来就多奇丽之景,风月也未曾与往昔有所不同,惆怅地看着东边栏杆旁那一株如雪的白梅,人生啊,又能有几次看到这样清明的景象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病中的孤独、消瘦与衰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也借自然之景(江山风月、白梅)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赏析

首联“寒灯照影始知瘦,薄酒作酲方觉衰”以寒灯、瘦影、薄酒、酲醉等意象,生动地刻画出诗人病中的孤独与衰老,情感真挚,意境凄清,颔联“病里逢春辜胜赏,愁边得岁负清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病而错过美好春光的遗憾,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颈联“江山自古多奇丽,风月何曾异昔时”则笔锋一转,以江山风月的不变反衬人生的无常,深化了主题,尾联“惆怅东阑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以白梅为喻,既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是对人生短暂、清明难遇的感慨,余味悠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病中所作,陆游一生忧国忧民,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晚年时,他身体每况愈下,疾病缠身,但仍心系国家,忧思难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即使身处逆境,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