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的释义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赵师秀

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

留连一雨成秋意,灯火孤村入暮烟。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或灵秀散人,南宋文学家、诗人,他是“永嘉四灵”之一,与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徐玑(号灵渊)并称,赵师秀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多收在《清苑斋集》中。

译文

我常常依靠在曲折的栏杆上,贪婪地观赏着流水,担心四周的墙壁会遮挡住远处的山峦,因此感到不安,连绵的秋雨带来了秋天的气息,我流连忘返,直到夜幕降临,灯火点点的孤村隐入暮霭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常倚曲阑贪看水”表达了诗人对水的喜爱,常常倚靠在栏杆上欣赏;“不安四壁怕遮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向往,担心墙壁会阻挡视线,无法看到远处的山景,后两句“留连一雨成秋意,灯火孤村入暮烟”则通过秋雨和暮霭中的孤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前两句通过“倚”、“贪看”、“不安”、“怕遮”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痴迷和追求,后两句则通过秋雨、孤村、暮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留恋和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赵师秀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赵师秀却选择了一种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山居生活的留恋和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赵师秀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