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公壮岁落巴蛮,得意孤亭缥缈间。的释义

梦梦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巴东诗

宋·寇准

寇公壮岁落巴蛮,得意孤亭缥缈间。

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烟。

徒倚阑干半晌久,目送孤鸿自飞远。

作者及朝代

作者:寇准(961年-1023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寇准,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他性格刚直,敢于直言进谏,曾两度为相,但因直言得罪权贵,屡遭贬谪,寇准的诗文俱佳,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译文

寇准在壮年时贬谪到巴东这个偏远之地,却在孤亭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常常倚靠在曲折的栏杆上,贪婪地观赏着流水,担心四周的墙壁会遮挡住山景,他痴迷地看着白鹭在秋天的水塘上飞翔,以至于没有注意到傍晚的烟雾已经笼罩了青翠的树林,他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很久,目送着孤鸿自由自在地飞向远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寇准在贬谪期间,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内心却找到了宁静与自由,他通过观赏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挣脱。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寇准在贬谪期间的复杂情感,首联点明主题,寇准在壮年时被贬到巴东,但他在孤亭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颔联和颈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寇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尾联则以“目送孤鸿自飞远”作结,寓意深远,表达了寇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寇准在北宋政坛上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这首诗是他被贬到巴东时所作,在贬谪期间,寇准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并未因此消沉,反而通过观赏自然景色,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挣脱,这首诗也反映了寇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