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早朝尘扑面,岂胜春耕泥没踝。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园乐

唐·韦应物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君看早朝尘扑面,

岂胜春耕泥没踝。

种柳开池待凤来,

却学鸡鹜争啄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晚年仕途不顺,转而寄情山水,其诗作多反映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纷扰的厌倦。

译文

为官的情思和羁旅的愁绪交织在一起,令人凄凄切切,春天已过半,却仿佛进入了深秋,心中的迷茫愈发浓烈,山城刚下过一场雨,百花凋零殆尽,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乱啼不休,你看那早朝的大臣们尘土满面,哪里比得上春耕时节泥土淹没脚踝的农夫呢?本想种柳开池等待凤凰的到来,却最终像鸡鹜一样争抢食物。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早朝官员的忙碌与田园农夫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写诗人内心的凄迷与对春天的感受;中间两句描绘山城雨后景象,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后两句则直接对比早朝与春耕,突出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手法,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两句,以景寓情,既描绘了雨后山城的萧瑟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迷茫,而“君看早朝尘扑面,岂胜春耕泥没踝”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两种生活方式的鲜明态度,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转而寄情山水,追求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早朝官员的忙碌与田园农夫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