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村
唐·杜甫
江村夏浅暑犹薄,农事方兴人满野。
云物俱鲜明,江流亦清驶。
绳床竹几寄琴书,涤盏焚香援笔赋。
幽居近物情,野旷多奇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江边的村庄夏日初至暑气尚轻,农事正忙人们遍布田野,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景物都显得格外鲜明,江水也流淌得十分迅速,我寄情于绳床竹几之上,旁边摆放着琴书,洗涤酒杯焚香后援笔作诗,在这幽静的环境中居住,能更多地接触和了解自然万物,田野的广阔也带来了许多奇妙的乐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农事繁忙,人们都在田野中劳作,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村的景色、人物和生活状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赏析
这首诗以江村初夏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江村夏浅暑犹薄,农事方兴人满野”两句,既点明了时节和地点,又突出了农事的繁忙和人们的勤劳,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江村的景色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四川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处战乱之中,生活困顿,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江村初夏的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杜甫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