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绿荷遮岸,红蕖浮水,更乘幽兴。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游。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陂塘阔,庭空树影秋。

待绿荷遮岸,红蕖浮水,更乘幽兴,小艇泛莲舟。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包括《长恨歌》、《琵琶行》等。

译文

长时间的雨水使得南湖水位上涨,新晴之日我这位北方的游客来此游览,太阳西沉,余晖映照在湖面上,留下一抹红色的影子;风平浪静,湖面碧绿如镜,没有一丝波纹,湖岸被水淹没,使得池塘显得更加宽阔;庭院空旷,树影婆娑,透露出秋天的气息,等待着绿荷完全遮住湖岸,红蕖悠然漂浮在水面,那时我将带着更加幽雅的兴致,乘坐小艇在莲花丛中泛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雨后新晴之日游览南湖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湖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前两句交代了游览的背景和时机,中间四句具体描绘了湖面的景色和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两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湖面在夕阳和风平浪静时的美景,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而“待绿荷遮岸,红蕖浮水,更乘幽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景的期待和憧憬,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和闲适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中期所作,当时,白居易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心情抑郁,于是选择游历山水以排解忧愁,在一次游览南湖的过程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湖亭望水》,诗中通过对南湖美景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逃避,在这份无奈和逃避中,我们也看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内心的坚韧和乐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