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杂记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山北山南处处行,回头六十七清明。
柳丝牵惹杏花笑,野老扶携看耦耕。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山北山南之间我到处行走,转眼间已经度过了六十七个清明时节,柳丝轻拂,似乎在牵引着杏花欢笑,乡村的老人们相互搀扶着,一同观看田间的耦耕之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山间行走时所见到的春日景象,以及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山北山南处处行”点明了诗人的行踪,次句“回头六十七清明”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春日乡村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山间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山北山南处处行”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诗人行走的路线和范围,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次句“回头六十七清明”则巧妙地运用了数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暗示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春日乡村的宁静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在晚年时期,他常常在山间行走,欣赏自然美景,以此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孤独,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