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翁卷
一榻琴书春寂寂,四山雾雨昼昏昏。
岩前花木长遮日,溪上禽鱼自乐喧。
幸有故人相借问,时携樽酒到柴门。
作者及朝代
作者: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熙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疑误”),生平未得显仕,晚年居古巷中,家境贫落,以诗名,有《翁卷集》。
作者简介
翁卷一生未得显仕,布衣文人,游历四方,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熙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疑误”),为人谦恭,不慕荣利,与赵师秀、徐照、徐玑等友善,同列“永嘉四灵”之中,翁卷的诗,多写田园乡村之景,善状难写之景,如《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有《翁卷集》传世。
译文
床榻旁摆放着琴和书籍,春天的日子寂静无声,四周的山峦被雾气笼罩,细雨绵绵,白昼也显得昏暗不明,岩石前的花草树木长得茂盛,遮挡住了阳光,溪流上的禽鸟和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发出喧闹的声音,幸运的是还有老朋友相互问候,时常带着美酒来到我这简陋的柴门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清幽,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心境,首联通过“一榻琴书”和“四山雾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对外界纷扰的超脱,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与生机,颈联则通过“岩前花木”和“溪上禽鱼”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环境的清幽、自然的美好以及内心的淡泊与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有关,翁卷一生未得显仕,晚年居古巷中,家境贫落,他游历四方,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超脱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