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羁客更堪论,身寄城南桑竹村。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

唐·司空曙

白头羁客更堪论,身寄城南桑竹村。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一径草芜幽,满庭花气香。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喧。

作者简介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东南)人,或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登进士第,曾官主簿、左拾遗,后贬为长林丞,其部分诗歌抒发战乱中漂泊江湖的羁旅之愁和隐居山林的闲适之情,风格朴质自然,语言清新秀丽,司空曙与卢纶、钱起、李端等诗人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译文

已是白头之年的羁旅之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如今寄居在城南的桑竹村中。

闲静的柴门面对着蜿蜒的山路,茂密的柳树环绕着读书的堂屋。

一条小径上长满了杂草,显得幽静深远,满庭院中飘散着花香。

这里有着真正的意趣,何必再去询问尘世的喧嚣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寄居乡村的宁静生活,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向往,首句“白头羁客更堪论”以自嘲的口吻引出自己漂泊一生的经历,但随即以“身寄城南桑竹村”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接受和喜爱,接下来的诗句详细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美景,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的闲适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乡村的幽静、美丽和闲适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的自嘲与次句的转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珍视,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和美丽,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

创作背景

司空曙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漂泊不定,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晚年时期,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和战乱,选择隐居在城南桑竹村时所作,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风尚和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