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翻半浦乱荷背,雨放一林新笋梢。出自哪首诗?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宋·刘克庄

风翻半浦乱荷背,雨放一林新笋梢。

山鸟不知林外事,水禽初识雨中巢。

人家多住竹篱下,客子独寻松径遥。

莫道此中无胜事,吾诗吟罢自逍遥。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清新自然之作,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译文

风吹动水边的荷叶,使它们翻乱在池塘的半边;雨水滋润着竹林,催生了新笋的尖尖角,山林中的鸟儿不关心外界的纷扰,水上的禽鸟刚开始认识雨中的巢穴,人们大多居住在竹篱笆围成的院落里,而我这个旅人却独自在松林间的小径上寻觅,不要说这里没有美好的景致,我吟完这首诗后,内心感到无比的自在与逍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风翻半浦乱荷背,雨放一林新笋梢”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风雨中的自然景象,富有动感,颔联“山鸟不知林外事,水禽初识雨中巢”则通过鸟禽的行为,表达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隔绝尘嚣,颈联“人家多住竹篱下,客子独寻松径遥”对比了居民与旅人的生活状态,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寻觅,尾联“莫道此中无胜事,吾诗吟罢自逍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风翻半浦乱荷背,雨放一林新笋梢”两句,以风雨中的自然景象为引子,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生命力与变化之美,而“山鸟不知林外事,水禽初识雨中巢”则通过鸟禽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隔绝尘嚣,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山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多居山林,过着闲适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的体现,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山居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这种生活的珍视与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