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变体(含关键词“雨断云归两作晴,夕阳鼓角动高城”意境融合)
虽原诗中未直接出现“雨断云归两作晴,夕阳鼓角动高城”这两句,但根据题意,可构想一融合意境的变体描述,以体现相似情感与画面:
设想变体
雨断云归映晚晴,夕阳鼓角动边城。
深居俯瞰夹城景,夏意清幽心自明。
(注:此变体为根据题意构思,非李商隐原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以原诗《晚晴》为准)
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上天怜爱那幽僻处的小草,人间也珍惜着傍晚时的晴好天气。
小草沾了雨后更显得郁郁葱葱,我上楼远望青山更加空阔辽远。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透过窗棂流入室内,越鸟的窝巢已被晒干,它们归巢时飞翔的体态更加轻盈。
释义
此诗描绘了雨后晚晴的明净景色和诗人由此而生的感受,前两句点明诗人观景的地点和时间,中间四句描绘雨后晚晴的景致,后两句写诗人对晚晴的喜悦心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逼真,富有生活情趣。
赏析
《晚晴》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雨后晚晴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两句,以小草和晚晴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后晚晴的景致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失意、心情低落时所作,通过描绘雨后晚晴的景致,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