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更著刀尺裁,乞与齐奴开步障。全诗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绣障

唐·李商隐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不须更著刀尺裁,

乞与齐奴开步障。

七尺屏风五尺人,

一时回首看成尘。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不须更著刀尺裁,乞与齐奴开步障”实际上出自李商隐的《咏绣障》一诗的后两句,但为便于完整解析,此处附上全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仕途不顺,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傍晚时分,堂前的花蕊显得格外娇艳,

女子们争着拿起小笔上床去描画绣样。

绣成的屏风安放在春天的花园里,

竟引得黄莺飞下柳条来窥探。

根本不需要再用刀尺去裁剪,

就请把它送给齐奴用作步障吧。

七尺高的屏风前站着五尺高的人,

一时间回首望去,仿佛都成了尘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绣制屏风的过程和屏风的美妙效果,展现了绣品的精湛技艺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后两句“不须更著刀尺裁,乞与齐奴开步障”则表达了绣品之精美,无需再用刀尺裁剪,直接可以作为步障使用,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绣障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绣品的精美和女子的巧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前两句通过“日暮堂前花蕊娇”和“争拈小笔上床描”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女子们绣制屏风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后两句则通过“不须更著刀尺裁”和“一时回首看成尘”的对比,突出了绣品的精美和时光的无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仕途不顺和人生感慨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李商隐虽然才华横溢,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绣品的精美和易逝,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才艺的赞赏和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