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园低树犹三丈,锦绣却在青天上。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凌霄花

唐·白居易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来,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此园低树犹三丈,锦绣却在青天上。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有一种树名叫凌霄,它挺拔秀丽但并不孤高自赏,偶然间依附在一棵大树上,于是抽出长达百尺的枝条,它的根依附在树干上,花朵则开在树梢上,凌霄自认为得到了大树的庇护,因此没有任何动摇,一旦大树被摧毁倒下,凌霄便暂时孤零零地飘摇不定,疾风从东方吹来,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它吹折了,早晨还是拂云而上的花朵,傍晚就变成了地上的柴薪,我要告诫那些立身处世的人,不要学习这柔弱的凌霄苗,在这个园子里,低矮的树木还有三丈高,但凌霄花却把锦绣般的美丽开在了青天之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凌霄花依附大树而生,最终因大树倒塌而毁灭的寓言故事,告诫人们不要依赖他人或外物,要自立自强,最后一句“此园低树犹三丈,锦绣却在青天上”则是对凌霄花虽依附大树却也能在青天之上展现美丽的讽刺,暗示了即使条件有限,也能创造出非凡的成就,但前提是必须自立。

赏析

这首诗以凌霄花为喻,深刻揭示了依赖他人或外物的危险性,白居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凌霄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凌霄花的柔弱和依赖,他也通过凌霄花的命运变化,传达了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此园低树犹三丈,锦绣却在青天上”更是点睛之笔,既讽刺了凌霄花的依附性,又赞美了自立自强的精神,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的个人经历或社会现实有关,白居易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他通过这首诗,可能是在告诫人们要自立自强,不要依赖他人或外物来谋求生存和发展,他也可能是在讽刺那些依附权贵、追求名利的人,提醒他们要注意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