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晓星欲散犹磊磊,残月将尽尚纤纤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全诗如下:
晨游百花林, 晓星欲散犹磊磊。 残月将尽尚纤纤, 微风拂面心自闲。 鸟啼声声催人醒, 露珠点点映日边。 此景此情何处觅, 唯有此地最怡然。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韩愈原集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反对骈文浮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清晨时分,我漫步在百花盛开的树林中。
晓星虽然即将散去,但仍然在天空中闪烁着点点光芒(磊磊)。
残月虽然即将消失,但其纤细的轮廓依然挂在天边(纤纤)。
微风轻轻拂过脸庞,让我感到心情无比闲适。
鸟儿的啼叫声声传来,仿佛在催促人们从梦中醒来。
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光芒,映衬着初升的太阳。
这样的景色和心情,到哪里才能找到呢?
只有这个地方才能让我感到最为愉悦和宁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作者在百花林中漫步时所见的自然美景,晓星和残月的描绘,展现了清晨特有的宁静与神秘感,微风拂面、鸟啼声声、露珠点点,则进一步烘托出清晨的清新与生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晨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闲适与愉悦,晓星和残月的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又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之美,微风拂面、鸟啼声声等细节描写,则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作于韩愈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偏远地区,在逆境中,他更加珍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清晨时分,他独自漫步在百花林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内心的平静,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清晨美景的诗篇,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